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两创”实践研究(一)(4)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指示。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写入党章。这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国策已经深入人心,在各地域、各民族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并取得重要成果,也预示着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创”实践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必定进入到“新发展阶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实践“两创”的基本路径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底,共有5批十大门类1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610个子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在政府主导下,多元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各界人士共同致力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践要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创”实践具体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两创”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两创”实践的对象问题,即转化什么、创新什么、发展什么的问题。

在“两创”方针提出之前,常有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实践持保留态度,寄希望于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担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转化的“民俗主义”或“伪民俗”现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和“本真性”造成破坏。王娟解释说:“所谓的民俗主义,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于政治、经济或其他目的而编造出来的‘假民俗’,又称‘伪民俗’,但是出于某种原因,这种被制造出来的‘伪民俗’却一直被认为是采自田野的‘真民俗’,或者来自某种‘真传统’。”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创”实践的不断深入,相关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动态发展达成共识。如周星从乡村旅游的“民俗主义”角度,鼓励学者超越“本真性”与“商业化”间的悖论。再如,杨利慧强调“神话传统在现当代社会中被挪用和重述的情况,目的在于使学者探究的目光从社区日常生活的语境扩展到在各种新的语境中被展示和重述的神话”。魏泽吉借助民俗主义理论,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民间信仰的创造性转化,发现“正名”与“异化”是相伴而生的孪生兄弟:“非遗化的操作会推动民间信仰做出一系列新的改变。一方面可以凸显文化内涵,引导民间信仰以全新的面貌融入现代社会;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民间信仰逐渐脱离原生文化土壤,从而丧失信仰特质,成为供人们观赏的‘盆景’。”“尊重神圣性”和“确立合法性”成为新时代民间信仰创造性转化的两大前提。刘魁立提出“基质本真性”概念,回应有关学人对“民俗主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焦虑:“基质本真性,是指一种事物在演进过程中仍然是它自身的那种专有属性,是衡量一种事物不是他种事物或者没有蜕变、转化为他种事物的一种规定性尺度。对于非遗事象来说,基质本真性是它的真髓,是它的灵魂。灵魂在,则事象在;灵魂变了,则事物也随之变了;灵魂的消亡意味着事象生命的结束。”“基质本真性”是对“本真性”话语的超越,从学理层面回答了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什么、转化什么、创新什么的问题,只要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质”内涵,保证“基质本真性”,也就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问题。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人纷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基因进行阐释。如2021年中央民族大学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赓续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等,均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展新的理论阐释和实现路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