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等政府部门的主导下,“非遗进校园”成为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群众基础的重要举措。自2019年起,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中国青年网主办的“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评选活动,至2021年已连续举办三届,每年评选十大“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2021年,教育部在第二批传承学校31个省(区、市)全覆盖的基础上,公布了第三批传承学校1885所。各地“非遗进校园”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如涂可国介绍的山东“两创”成果中,“非遗进校园”成就突出:“山东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三个学段全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省份”,组织开展传统戏曲、传统书画、传统体育、中医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戏曲进校园”计划累计进校园演出300余场。2020年10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曲艺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在苏州市评弹学校举行,集中研讨曲艺教育发展前景等热点话题。中国曲艺家协会编纂的《中华曲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曲艺教育和行业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各地区中小学积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如黄璟则以福建《莆仙说唱曲艺梆鼓咚》为例,提出“工作过程系统化”全方位开发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设计理念,通过多层次、多维度、阶梯式教学方式,培养“能教”“能演”“能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高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非遗保护传承机构、非遗传承实践基地、高校非遗研究中心以及各领域、各级别的非遗传承人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创”贡献了上海世界非遗小镇等许多优秀实践案例。为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教育对接,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决定在全国普通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探索构建具有高校特色和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在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2018年至2020年,建设了北京大学昆曲传承基地等106个传承基地,将高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各高校积极开展“非遗进高校”活动、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2021年2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被教育部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专业的设立,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对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人才和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化具有重大意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专业的人才资源。
生产性保护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2012年,文化部发布《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就曾明确指出:“目前,这一保护方式主要是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实施。”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学术反思在“两创”方针指导下逐渐系统深入。如潘鲁生指出,传统工艺“要立足当下、立足生活”“着眼文化、产业和生活,进一步激发内生动能,服务当代发展”。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如徐州香包代表性传承人王秀英以“工作室+培训班”的形式传授香包技艺,带动村民们增收致富,疫情期间赶制“防疫香包”捐赠给一线医务工作者,为“非遗抗疫”贡献力量。中医药炮制技艺同样获得国家大力支持,“十三五”期间已建设54个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2021年,章林、章原和任宏丽的《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典型范例研究》系统介绍了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医药科研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创产业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中医药传承传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经典案例。“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堪称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工坊构成我国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的重大创新。“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了18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各地在脱贫地区设立非遗工坊1400余家,覆盖400余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和80余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西藏自治区形成以唐卡等非遗扶贫工坊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截至2021年,“西藏从事唐卡绘制的人员超过3000人,周边产业人员超万人”“全区唐卡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全区120余家非遗就业工坊直接带动2000余户300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达3200余元”。“湘西自治州花垣县的十八洞村是中国‘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首倡地,这里绝大多数妇女都会苗绣,为了早日实现精准脱贫目标,石顺莲带领村里的妇女们重拾苗绣技艺,承担起了非遗扶贫兴产业这一重任。”十八洞村逐步形成苗绣等五个主导产业。杨勇波以十八洞村“苗族婚嫁刺绣”的创造性转化为例,总结“苗绣”扶贫实践经验。“2016年底,十八洞村脱贫出列,开启接续奋斗乡村振兴的新征程。”2021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毕节化屋村苗绣扶贫车间考察时,赞叹“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绣娘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传统又时尚的精美苗绣,象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彩生活。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人张义苹通过“公司+合作社+个体”发展模式,“动员妇女到公司、合作社就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2022年,贵州《苗绣助力就业减贫——贵州省施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案例》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工坊充分发挥传统技艺在融入市场、带动民众就业、增加民众收入等方面的生产性优势,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