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两创”实践研究(一)(8)

文旅融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路径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扶贫攻坚、“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陈志勤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村落文化的客体化,也带来内发性发展的乡村振兴,但应实现从“政府介入”到“乡村自救”、从“旅游经营”到“村民参与”、从“文艺展演”到“村落认同”的转换。宋旭民以“荷塘纱龙”为例,探讨地方文化与外来他者的“反哺—支撑”关系,促进侨乡荷塘镇等地乡村振兴。笔者从空间赋能的角度,提议“挖掘、激活民众传统生活空间蕴藏的潜在动力”“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汲取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智慧和能量”,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扶贫实践。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遗+旅游”成为旅游扶贫、巩固脱贫成果的主要着力点。2019年1月5日,“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推介活动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举办。活动上,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设计宣传推广方案》。根据方案,“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串联起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唐蕃古道等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情并重的传统路线和多元民族文化线路,其中就包含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艾菊红调查发现西藏林芝门巴族、珞巴族和僜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生产性保护、表演性保护和博物馆保护模式,建议“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当跳脱以民族为单位的保护思路,代之以区域性的文化空间为单位来进行思考”“在文化空间的大环境当中互相促进”。王丹归纳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精准扶贫的5种模式,即“非遗+旅游”“非遗+生产”“非遗+演出”“非遗+互联网”和“非遗+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宝贵资源”,非遗助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不仅是改变物质上的贫困,而且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重塑社区”。“三区三州”旅游线路等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民族地区全域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扶贫攻坚和促进各民族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都起着引领作用。

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1年8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2021年9月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习近平主席致贺信指出:“举办‘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有利于弘扬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为各国民间文化艺术提供舞台,为各国人民交流对话搭建桥梁,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织就纽带。”109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10条黄河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2022年10月发布8条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非遗之旅”都成为“主打招牌”。相关学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献策:如“合理保存传统文化生态,整合利用丰厚的长城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创新黄河文化表达方式,构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黄河文旅产品体系”;“按照非遗要素植入原则,从文化遗产与景观空间关系的视角划分大运河非遗的类别与层级;针对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采取不同的植入模式与策略”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创新“数字+”“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形式。如围棋领域,在Alpha Go之后,星阵、绝艺等国产人工智能围棋软件投入研发应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成为棋手日常教学、训练和对弈的重要工具。全息投影等先进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立体化产业中得到应用。面对新冠疫情,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拓展网络空间等文化传播平台。从2020年起,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牵头,联合多家网络平台,连续三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云游非遗·影像展”活动。2022年,汇集2300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纪录影像。2021年开始,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连续在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举办“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发动年俗非遗项目所在地区的非遗保护机构、保护单位和非遗传承人,将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下正常开展年俗非遗传承活动,用镜头记录上传至平台集中展播,支持网友参与拍摄上传、互动交流”。2021年活动期间上传年俗视频6500余个,2022年达到3.6万余个,让受疫情影响就地过年的民众和海外华侨华人通过网络平台直观感受浓浓的家乡年味。2020年起,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同有关部门及参与单位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非遗购物节”活动,为传统手工艺品、传统美术作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拓展销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传承与就业增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2020年6月13日,“非遗购物节”各大电商平台、网络平台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涉及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超过4500项,成交金额近4亿元。2022年,各地组织近7000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店铺参与“非遗购物节”,涉及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00余项。淘宝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店铺数32853家,较2020年增长9.5%,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额较2020年增长11.6%,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消费者规模已达亿级。根据有关部门对民众评论分析,“近六成网民认为‘非遗+电商’销售模式拓宽了非遗传承人制作产品的销售路径,有助于非遗打造品牌,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直播、短视频、电商平台已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