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仍然需要萃取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文化建设,倡导“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家风家训和乡规民约是中华传统道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学者也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如范玉刚以浙江临安《钱王家训》创新性发展为例,发现“好家风”可以“带村风促民风正党风”。吴潜涛和刘函池考察传统家训的价值理念及其活动仪式、居所环境表达,剔除传统家风中封建迷信等“糟粕”成分,保留和弘扬家国情怀等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风文化。周俊华从乡村治理角度,通过对云南、贵州八个村落的实地调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乡规民约发展创新理论和实践问题。家风家训和乡规民约是我国最基础、最丰富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资源,许多地区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实践中做了很好的典范,比如江西德安“义门陈”家训传统就不断立足于新时代发展丰富内涵,充实当代民众生活内容,充分利用“义门陈”家训传统爱国爱家,互助团结、和谐共生的优良传统融入德安社会文明建设之中,有力地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传统文化领域广泛开展。相关学者通过“再造”“重构”解读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意义转化、发扬当代价值。如彭兆荣提到“新耕读传统”是对我国耕读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的厘清、弥合和选择性传承,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农耕文明因子的回归。孙正国认为“文化认同”是“神话资源现代转化的精神基石”。梁娟美挖掘粤港澳地区“社”文化背后的国家认同。王星虎从丧葬习俗中发现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张勃指出“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并非一成不变”“需要对传统节日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展其习俗活动,丰富其文化内涵”。万建中呼吁在农耕社会过年模式之外重构都市春节。何斯琴观察传统婚礼非遗化、资源化的雅化、文明化礼俗再造与价值重建等。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地方政府、学者等各社会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结合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文化基因的深入阐释,并且将其科学合理地融入各民族民众生活实践之中,与时代同频共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创”实践的内容转化可持续性、内涵转化可实用性,使各民族民众在“两创”实践中赓续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彰显中华文化自信。
(二)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形式的“两创”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在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创”对象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的创新,直接关涉到由谁创新、如何创新、怎样创新等实践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创新,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转化的许多要素在形式上必定要符合现代生活,比如“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中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制茶师通过杀青、闷黄、渥堆、发酵、窨制等方式制作出绿茶、黑茶、白茶、红茶等工艺不断融入了现代科学技术,也不断进行创新发展;中国的灯彩制作技艺较为充分地运用了现代技术制作的材料。这些均显示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创”实践中,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始终无法分离,这就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秉持“坚持传统技艺保护至上”的宗旨,合理地利用现代技术。
“以人为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原则,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核心。自2015年起,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委托相关高校对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传统工艺传承人或资深从业者进行研修培训,推动跨界交流,提高其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十三五”期间培训传承人群10万人次。该计划坚持“用”字引领,“将培训内容、培训成果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培养了大批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帮助传承人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拓宽行业视野,激发创作潜能,拓展应用空间,推动合作交流,解决发展难题”,帮助传承人更好地将企业管理、产品销售、数字化记录保存和线上宣传推广等现代知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