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勋(1700-1773),诸城逄哥庄(今高密逄戈庄)人,与其子刘墉有“父子宰相”之称。刘统勋于清雍正二年中进士,历任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左都御史、署漕运总督、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刘统勋为官五十年,清俭自守,秉公任直,在治水、监察、治吏、审判、军事、修史等方面均有突出的政绩。在其逝后,乾隆赞曰“老成练达,品行端方。雍正年间耆旧服官,五十余年中外宣猷,实为国家得力大臣”,赐谥号“文正”。
父辈清正家风淳厚
父辈清正家风淳厚
刘统勋的祖父刘必显是刘家第一个进士,父亲刘棨官至布政使,都是勤学清正之人。刘棨政绩突出,初任长沙知县时化解兵变,担任陕西宁羌州知州时借粮赈灾,他派人回山东老家收购蚕种,请来师傅传授养蚕、抽丝、织绸技术,帮助当地百姓脱贫……刘统勋是刘棨的第五子,受父亲影响颇深。
祖父勤学中进士 奠定名门之基业
涨洋河(也称商羊河,潍河的一条支流)畔的诸城逄哥庄(今高密逄戈庄)刘氏家族,自一世祖刘福于明弘治年间由安徽砀山迁至诸城定居,至刘必显一辈,方有进士及第,乃奠定书香名门之基业。刘统勋自小就受到了勤学、清正、悯农的家风熏陶,先辈的高尚节操和爱民情怀为他从政作出了榜样。
刘必显,刘统勋的祖父,字微之,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明天启年间中举,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及第。刘必显的幼弟刘必大,顺治十七年(1660)中举。清顺治年间,刘家出了一个进士、一个举人,颇为轰动,一个名门望族宛具雏形。
刘必显青少年时期,正值明朝大厦将倾,变乱频仍。一次,潍河一带发生战乱,刘必显与家人乡亲避乱山中。因为家乡情况不知,担忧时间长了衣食无着,众人吵吵嚷嚷,唉声叹气。正在此时,忽然有琅琅的读书声传来,众人寻声追迹,但见刘必显高高地站立着,一本《论语》摊开在一块凸出的山石上,旁若无人,高声诵读。他弃书经商致富,后又刻苦攻读,终于考中进士。
刘必显中进士后,官位不算显赫,仅做到员外郎。员外郎是六部的中级官职,从五品。他为官清正廉洁。在被差往通州督理中南仓时,自种蔬菜,常常数日不食肉类。他去湖南颁诏时,巡抚袁使拿出金钱馈赠,刘必显问钱从何来?袁使说:“贷于营弁(低级武馆)而得之。”刘必显正色凛然,让袁使持金还于营弁,勉励袁使要做清白官吏。
一汉人将田产献于旗人,旗人欲将此人兄弟的财产一并没入,同时收奴其兄弟一家。献产者的兄弟不服,就打起了官司。在满汉极不平等的清初,刘必显作为汉官,敢于主持公道,献产者的兄弟免遭奴役。
刘必显辞官归里后,常住槎河山庄,怡心山林泉水之间。
化解兵变借粮赈灾 刘棨官至四川布政使
刘棨(qǐ),刘统勋的父亲,字弢子,号青岑。棨是古代用木头制作的一种通行证。刘必显为其第三子取名刘棨,寓意畅通无阻。后来,刘棨的人生道路,果如其父所盼,一直做到四川布政使,且政绩突出。
刘棨生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卒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少即能文,康熙十四年(1675)中举,10年后又中进士。中进士后,刘棨与其兄刘果为服侍年迈的父亲刘必显,俱未出仕。待其父病故,又丁忧三年,乃参加吏部任职考选,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任湖南长沙县知县。
刘棨初任长沙县知县,有人传出谣言,说朝廷要大量裁撤标营官兵,恰又逢饷银拖欠,迫于生计,标营官兵一千余人包围了湖南巡抚官衙,鼓噪示威,巡抚吓得不敢出辕门半步。刘棨闻知此事,挺身而出,向官兵陈述忠义道理,明确表示朝廷并没有裁兵之意,并允诺先从县仓里预支官兵三月饷银,一场一触即发的兵变终于得以化解。
康熙三十七年(1698),刘棨擢任陕西宁羌州(今汉中市宁强县)知州。宁羌州位于陕西、四川交界处的大巴山脉北侧,属于山区,层峦叠嶂,是历史上少数民族羌族聚居的地区。刘棨春上到任,恰逢汉中大旱,饥荒遍野,宁羌州尤甚。到达任所,刘棨即欲开州仓放赈。但因为连年饥荒,州仓已经无粮可赈。刘棨骑上马,沿着崎岖的山路,去拜谒汉中府知府、上司丁珩,请求借粮赈灾。因宁羌一带运输不便,刘棨借到粮后就发动饥民,凡运一斗者,给粮三升。结果,不到十日,即运粮三千石。丁珩见此法救人快捷,于国于民都有利,就推广于府属其他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