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西大门即为陈家大院西院。
按照陈介祺后人的回忆,西院内的主要建筑布局为:西南角有一处院落,陈家人称为玻璃屋,因为院内所有房间都是玻璃门窗而得名;西大门北面偏西处又有一处院落,陈家人称为小厅房院,以便于同东院的大厅房院区别开来;小厅房院西北角,有条南北走向的狭长通道。通道路东为陈家大院东院内院的西界。通道路西为两处大院落。院内建有三排房屋,与陈家大院东院内院的内宅,坐向位置基本等齐、建筑规模大致相当、主宅位置及风格基本相同;通道路西两处大院落的西邻也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通道,通道路西为一列坐西面东的厢房。
有记载说,西大门向西建有六间临街群房。有人撰文说,东院、西院原为一处大院。陈介祺去世后,他的儿子们分家才成了东院和西院呈相邻、相对的格局。这个说法无其他资讯来源予以佐证。
西院建筑群整体布局上不如东院讲究。特别是西大门入口再向西一带,应该是西院的门面所在,却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物,像是一处空场,西大门西北斜对面的一处墙角,竟然建有一处厕所。西院整体感觉就像是尚未完工即匆忙启用的样子。
按照陈介祺后人的回忆,西院西邻也是陈家大院的一处别院,为马号所在。另有记载则说,该处院落位于增福堂街路北,为一处临街的草房院落,北、西、南共分布着十几间房子,规格不高,估计是当年陈家杂役人员的住处。后来这里成为一处大杂院,附近民众称之为小马号,以便与增福堂街路南的马号院落相区别。
陈家大院被后人转售 先后为三所学校校址
1948年4月,潍县解放。此后,陈介祺的后人将增福堂街陈家大院转售与私立新华中学作为校舍。
新华中学原称潍县中正中学,创办于1946年,校址设在潍县城里石佛寺(原址位于潍城区中百街中段一带)。1948年潍县战役中校舍被毁。潍县解放后,中正中学改称潍坊特别市私立新华中学,迁至增福堂街陈家大院旧址继续招生办学。
1947年创办潍县私立青年中学,校址在布政司街路北、明代布政分司衙门旧址处。潍县解放后校名改称潍坊特别市私立青年中学。
1951年,新华中学、青年中学合并,改称潍坊市私立新青中学。1952年4月,市政府接办新青中学,改称山东省潍坊第三中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三中的校舍至少包括陈家大院在增福堂街路南的南房子和位于增福堂街路北的东院、西院旧址内的建筑物。
陈家大院文化底蕴深厚,做了中学校舍后,不少有文物价值的实物时有发现。有记载说,解放初期,东大门内曾有石碑一通,碑面上镌刻着精美秀丽的文字;上世纪60年代,在校门口门楼上方悬挂的横匾上发现一口宝剑。宝剑擦拭后重现逼人的寒光,后来移送到有关部门作为文物予以保管。对照相关记载,那时的三中大门应为原来的陈家大院西大门,说明当时《德敷阛阓》横匾仍悬挂在原来的地方;道光皇帝御书《耆臣寿母》匾额在原处一直悬挂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下半叶的“文革”时期,才作为“四旧”予以清除。
后来,三中陆陆续续拆除陈家大院旧址处原有的建筑物,改建为教学楼以及其他用途的设施。上世纪70年代上半叶,三中大门的传统门楼原址尚存,大门内的建筑物以青砖青瓦的传统房屋为主。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下半叶,传统门楼已经拆除,大门内以东已经改建为教学楼,以西改建为操场,传统建筑已经寥寥无几,但西南角陈家人称为玻璃屋的院落原址尚存。
1988年旧城改造拆迁以前,三中的拆旧建新式校园改造大致在陈家大院旧址内进行。之后,伴随着增福堂街地域旧城改造拆迁活动的进行,三中的校园范围逐步向西面和北面拓展。
现在的三中校园,整体大致为方形,东界芙蓉街,西、南两面接增福堂社区居民区,北邻东风西街,范围不仅包括陈家大院旧址全部,还包括了旧址附近原来的芙蓉街(罗家巷)、增福堂街、东风西街的部分地域,也包括了芙蓉街路西的民居小院。增福堂街大约140米长的街面原址目前位于三中校园南部,横贯整个校园。
第三进院落得以保留 为陈介祺故居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