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作家笔下的潍坊年俗(7)

 
  哨门对面,隔一条街是方家的大场院,堆着一垛垛高粱秸、穀秸。大场院也有一个哨门,按惯例贴的是“福禄寿三星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宅院里各房门的春联贴完后,管家带人来贴场院门上的这副。贴好后,管家看着联文有点不对,原来是“福禄寿三星蹦跳、天地人一起发昏”。临时写已经来不及了,管家赶紧跑到街上去,买了现成的春联贴上。
 
  贴春联闹笑话的事情,在不识字的贫穷人家更普遍。不过,不是像方家这样被捉弄,而是错贴。贫穷人家一般上街买两副春联贴上了事,或者上下联贴颠倒了,或者内室与大门的春联贴混了,这些都很常见,见怪不怪,无关大局。王意坚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个人家门口横挡上原先贴“春光明媚”,新一年换成“五世其昌”,因纸短了一点,媚字的女旁没有盖住,成了“五世其娼”。过去的字都是从右到左写,“春光明媚”写为“媚明光春”,“五世其昌”写为“昌其世五”,按贴上的效果,媚字左半边没盖住,春字右半边没盖住。半边春字与五字组不成字,媚字左半边与昌字组合,就闹了大笑话。
 
 
 
辞岁之后再守岁 千万不能说错话
 
  除夕贴年画,王意坚记忆中家乡的年画有两种,一种是本地产的土货,一种是上海出品的洋货。
 
  本地产的土货就是潍县木版年画,“套色印的木版画,大张,纸质粗劣”。这样的土货年画题材分两类,一类以福禄吉祥为主,如“招财进宝”“耄耋富贵”等,另一类为流行的京剧,如“翠屏山”、“八蜡庙”等。“翠屏山”取材于《水浒传》,说水浒英雄杨雄与石秀的故事;“八蜡庙”取材于《施公案》,讲绿林英雄黄天霸斗土豪恶霸费德功的故事,这些都是乡下人所熟悉和喜欢的。
 
  上海来的洋货年画,用纸高档,印制精美,但多为穿高跟鞋、光腿露胳膊的“妖冶女人”,王意坚家乡的人认为有伤风化,不许其登堂入室,怕女孩子们学坏了。贫穷人家买不起或不去买,大户人家也不大要。
 
  “年前选购年画,也是一件极要紧的事。姑娘太太们常要自己挑选,售画人把样本送进内宅去,有时等了大半天,才拿出来,还不一定卖得上一张两张”。大户人家有钱,但更挑剔。在王意坚看来,这样进门入户的年画小贩,要想赚大户人家的钱,也极不容易。
 
  一般人家的年画,都是自己用麦子面熬点浆糊贴。第二年或者撕下来换新的,或者在一旁再贴张新的。如果几年不撕旧年画,年画倒成了糊墙纸,可谓一物两用。大户人家爱惜墙壁,往往不用浆糊粘贴,而是用小钉子钉。钉年画时,剪一小块红纸或花布,垫在钉画处,既钉得牢靠,又做了装饰。
 
  入夜之后,大宅院里各处都点上红蜡烛,甬道上挂大红灯笼,“发着闪闪的光,照射出新年的喜悦”。吃过年夜饭之后,一家人相互说些吉利的话,名之曰“辞岁”。家里的小孩子,欢欢喜喜地从长辈手中接过压岁钱。
 
  除夕夜,辞岁之后要守岁,整个晚上大多不睡觉或少睡觉。大户人家在四更左右,也就是凌晨一点到三点,安排伙计把晒得干透了的芝麻秸撒在甬道上。一大早主人家开门出来,走在芝麻秸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像燃放小鞭炮一样,象征着快乐和欢喜。院里每一道门左右摆两块长条木炭,中间缠一道红纸,代表守门的神。每个门上横放一根粗木棍,名为“拦门棍”,阻拦邪神恶鬼闯进门来。
 
  除夕晚上,是天上百神下界,监察人间善恶之时,一家人都要小心说话,一旦说得不对了,恐怕要受到神的处罚。害怕小孩子们口无遮拦,说出没有分寸的话来,有的人家在屋墙上贴一条红纸条,上写“童言无忌”。要是孩子说错了话,还请诸神原谅。
 
 
 
富豪大户过大年 贫穷人家渡难关
 
  陶钝曾提到,大年初一凌晨三点左右起来,要先供神、烧纸马。王意坚在《旋风》描写了方家发纸马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