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亮点展示 > 正文

作家笔下的潍坊年俗(8)

  “月台上已经扎好一个临时的小席篷,篷子里条桌上放着一满斗小麦,黄表纸写的‘天地三界之位’神牌,就插在这斗上。祭品三牲是猪头、全鸡、全鱼,还有每个三斤重的大馒头,三堆十五个。纸马是有光纸木板套色的一张画,上面中间坐一个带胡子的神,左右两位夫人,面前许许多多珊瑚元宝之类的宝贝。这张画被当作桌围挂在桌子前面,上香跪拜之后,取下来和纸箔一同烧掉,这就是发纸马。”
 
  发纸马也就是烧纸马。纸马的叫法,源于唐代。古人祭祀用牲畜和币帛,秦代用马,唐玄宗以后始以纸马代替真马。后来又以五色纸印神像画,神像皆骑马,名曰“纸马”。再后来,印制的神像画中即使没有马的形象,亦称纸马。王意坚所说的纸马,就是木板套色印刷的一张神像画。
 
  水饺是大年初一早上必须吃,且不能替代的饭食。王意坚印象中,家乡的风俗,初一早上一定要吃素水饺,水饺中有几个里面包着小铜钱。据说谁能吃到包铜钱的水饺,谁就有一年的好财运。但是,大户人家包钱的水饺,总是雇佣的下人们吃了去。因为包了铜钱的水饺分量重,都沉到了锅底,最先从上面捞起的水饺,总是主人家先吃。等到下人们吃时,就捞到包铜钱的了。
 
  初一的主要活动是拜年。初二早上,各家仍然有一次相互的访问,不叫拜年,叫“道乏”。意思是说,过年了,你有没有过年过乏了,我为此很挂心,特地来慰问一声。过了初三,年就算过完了。在小镇上,过年期间还有一件大事:赌钱。这种有钱人家“败家”的活动,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二月二。
 
  王意坚在《旋风》中描写了大户人家过年的铺张,也反映了贫苦人家生活的窘困:“方镇上过年,像方居易堂那么愉快,那么气派的人家是不多的。小户人家总是为了一个没有钱,一切一切,都闹得不欢而散。没有钱买肉,没有钱给小孩子做新衣服,甚至没有钱买一副春联,都足以使年兴大减,不以为乐,反以为苦。更有那一等欠人家债的,被逼得走投无路,年关就无异是鬼门关了。”

兵荒马乱时热闹气氛减
 
 
 
  诸城相州王家成就最大、名气最响的作家是王统照。他的长篇小说《山雨》取材于家乡的人和事,小说中所写乱世之时农村人家过年的情形,也是那个时代他家乡相州一带过春节时的真实写照。
 
乱世之年度新岁 愁云密布难喜庆
 
  上世纪以来,相州王氏家族出了四位著名作家:王统照、王希坚、王意坚、王愿坚。王希坚、王意坚、王愿坚同辈,王统照是他们三人的叔叔。
 
  王统照不仅辈分高,学问大,文学创作的影响、成就也最大,他“是卓有成就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著名诗人,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丰硕成果,充实了新文学的宝库”。长篇小说《山雨》1933年9月出版,当时文学界将其与茅盾的《子夜》并称,称1933年为中国文坛的“《子夜》《山雨》年”,或“南《子夜》北《山雨》”。
 
  《山雨》以上世纪20年代后期的鲁东农村为背景,通过自耕农奚大有带着一家人离乡背井到城市谋生,却依然找不到生活下去的出路的故事,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和腐败,暗示农村必将爆发革命。《山雨》中的人物、环境,无疑取材于王统照的家乡,社会风俗、自然景色亦是相州乡间的真实写照。
 
  对于家乡年俗的描写,王统照是通过陈家庄庄长陈宜斋的视觉展开的:“一连忙过六七天,居然又是一个新春的第一日。——陈庄长自从夜半以后是这样的安慰着自己。照例,天还不明便穿上新衣,发纸马,敬天地、祖宗,吃素水饺等等,每年老是不变的花样。”
 
  陈宜斋是村里的地主,但这个年过得并不愉快。在陈宜斋的记忆中,从学着放爆竹时记起,年的过法六十年来什么也没变更,“唯有民国元年的元旦挂国旗,有许多人家在镇上度新岁。但以后一切又恢复了旧样子”。
 
  王统照笔下的元旦,并非现在意义上的元旦,而是指农历大年初一。古代元旦的月日,夏代为农历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太初历”,恢复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之历,所以“太初历”又称“夏历”。辛亥革命后使用公历,确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民间仍然将春节称作元旦。1912年,王统照15岁。在他印象中,1912年的春节与往年不一样,从镇上到村里都挂起了五色旗。年初一这天,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还赶到镇上去庆贺新春。可是,到了第二年,这过年的新气象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