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文展会动态 > 正文

林徽因与青州(21)

 
  
 
渴望穿梭城乡 再次考察记录
 
  一个县城尚且有庞大的古建存量,那么全国有多少惊艳的古建筑还没有被标记,被保护,还有多少古建筑会逃不掉这战争的炮火,烟消玉陨。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身体不好,但这不妨碍他们那一份念想:战争快快结束,他们的身体好起来,夫妻一同再去全国各地区考察。敦煌还在召唤着梁思成,江南还在等待着林徽因。作为南方人,身在南方许多年,林徽因竟然没能实地考察过。1934年,30岁的林徽因,才有机会去浙江武义宣平镇和金华天宁寺做了一番古建筑的考察。林徽因不止一次地设想过,来到苏州园林的他们,爬上爬下,仔细测绘各个建筑细节的尺寸,用相机拍下照片,对于一些有特点的局部,画出素描图。而后,坐在枫桥边小憩。一切是那么近,一切又是那么远。江南,是个梦。
 
  我们不清楚,林徽因在古城逗留期间,有没有找到词宗李清照的一些踪迹。一些遥远的呼应是否在千年间传递。值得感同身受的是,失落会再一次降临到她的头上,如同当年南渡之时,李清照在辛苦经营收藏的大量字画、古董最终在战火中毁于一旦,空留着归来堂的笑声还在回荡,那是夫妻得到一幅名家字画时的喜悦。林徽因在李庄的时候,天津发了大水,涨水时,天津英租界里的英资银行保险库被淹没了,里面有林徽因和梁思成存放的图片资料。这是他们多少年的心血和汗水啊。
 
  民族的遗产是珍贵的,古建筑承托着民族的文化、历史、民俗,是不说话的史书。它们脆弱易被伤害,却不可再生。建筑学家常常在寻访中被失落和遗憾的情绪包围。林徽因和梁思成走遍城乡,带着羸弱的躯体,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一份自觉自发的责任。
 
  1942年,在四川李庄镇,林徽因担负了《中国建筑史》的全部书稿的校阅和补充,执笔完成了第七章,五代、宋、辽、金部分。那是中国建筑丰富大成的极美时代。那时中国令人眼花的皇家宫室、佛寺庙宇、老城民居、塔、桥梁,有了傲然面世的一天。临安、汴梁的帝都景象,重现了生机,扑面而来。
 
  那是多么深情的热爱。
 
 
 
标注重要建筑 保护民族记忆
 
  解放全中国的命令发出后,解放军找到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因为他们对全国的古建筑最为熟悉。梁思成召集了教师和学生,夜以继日,手工劳动,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大本《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在一幅幅地图前,梁思成和林徽因郑重地执笔画圈,他们知道这圈注的分量。一笔下去,就是一处民族的重要建筑遗产。一笔遗漏,就可能会丢失了一块民族的记忆。他们的眼前,仿佛已经硝烟弥漫。
 
  战火中,首长们一再叮嘱,攻城的炮火要严格把控。这一处,是古建,要避开!这一处,是文物,要远离!解放战争,涌动着血与火的激情,也点燃着民族自豪的温情。大炮,是长眼睛的。就算流血牺牲,也不伤及中国瑰宝的一砖一瓦。解放军有誓言,解放军也做到了。让完整美好的中国,回到人民的手中。
 
  
 
◎相关链接
 
《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作者是梁思成。全书共八章。第一章绪言,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史的分期作了宏观概括,次以简要笔墨,介绍了《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则例》。第二至第八章分述从上古至清末民初各时代,大多先从文献理出建筑活动之大略,次述实物遗存,再具体分析各代特征。
 
  这本书的最大功绩在于第一次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规律、技术要点,总结出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使中国建筑史从蒙昧走向科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向世人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学术天地。
 
  中国建筑是世界上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与砖石结构相比,终因其不易保存而留存甚少,千年以上的更是屈指可数。所以要想了解中国建筑数千年发展演变之轨迹,文献便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料。但古来正史,记建筑典章制度者多,具体而切实者少;词赋诗文又多务为大言,铺陈华丽,而疏于实指;两部古代建筑官书和诸多民间术书,又多专注于技术做法。又且时过境迁,多数古代建筑术语,在昔往往耳熟能详,至今却恍如天书。所以,文献虽浩如烟海,能够直接应用于总结历史规律者却十分希有,由此亦可见徵引之困难。《中国建筑史》显示了梁思成在文献应用上的深厚功力,除徵引浩博外,凡所徵选,皆属精当,文字却十分精炼深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