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考察,没有那么多的浪漫。比如去大同考察时,云冈坐落在离大同城十几公里的郊外,交通不便,为了方便工作,他们决定住在附近。但是这里没有旅馆,不得不借住在一户农家的一间没有门窗只剩下屋顶和四壁的厢房里。在山东的深山拜访古寺,“每去一处都是汗流浃背的跋涉,走路工作的时候又总是早八至晚六最热的时间里”。“整天被跳蚤咬得慌,坐在三等火车中又不好意思伸手在身上各处乱抓,结果浑身是包!”尽管艰苦如此,寻访古建仍然是她最快乐的事情。
游历西方建筑 激发民族自觉
林徽因和梁思成注定是为了建筑和美而生的。他们步入婚姻殿堂的一刻,婚纱轻轻摇动,如同一片月光。
林徽因有幸啊,她曾经跟随父亲走遍了欧洲。瑰丽的旅途,让她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西方的古典建筑,教堂、剧场、集市、园林、庄园、斗兽场,让她眼前亮起来,这些要是在中国多好。而中国,也不是有自己的古典建筑吗,徽州建筑、江南园林,哪一个不是美丽的存在呢?
1931年11月19日的晚上,一堂中国古典建筑美学的讲座在协和小礼堂开讲,林徽因成了主讲人。她心心念念想要传达的,传达给驻华使节和专业人士的,是中国古建之美。她认为建筑是全世界的语言,建筑和人们可以对话。她今天要告知人们的,是中国建筑的风格,是这个民族的历史,是中国的美的精神,是中国古建的文化内涵。
流连历史的人必然会钟情建筑。林徽因告知人们,建筑文化会顽强地挽住历史的精神气质和意蕴,建筑的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和质感、美的形态,会透视出时代、社会、国家、民族的政治、哲学、宗教、伦理、民俗等意识形态的内涵。
正是西方游历,激发了林徽因的民族自觉,让她说起中国的古建来如数家珍。林徽因曾经细细端详着哥特时期法国卡尔卡松城。那里尺度亲切;封闭性强,城墙限定;高密度;街道曲折,富于变化;注重功能分区;中心感强,城市核心由教堂与市政厅等围绕广场构成,主教堂塔楼成为视觉中心。
而目前,她说,北平城是依据《周礼》《考工记》营造的,规划思想立足中轴、左右对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建筑布局讲究整体、稳定,令世人赞叹。中国古建的文化伦理是封建统一,讲求礼制,而其艺术特征就是雄健崇高。听讲人的眼里,此时掠过的是故宫的午门、北平城的中轴线,如此雄奇伟岸。
解说中国古建 传播传统之美
什么是“左祖右社”?什么是“九经九纬”?林徽因平实的话语,汩汩流出,让听众耳目一新,也频频点头。
有使节提问: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元大都,究竟是什么东西把他震撼了?林徽因心里一动,这就是她在欧洲时常想到的问题。康河的柔波,圣保罗大教堂,如此动人心弦,却让她一次次想起祖国的大运河,想起苏州河钱塘江,想起故宫和晋祠。西方的穹顶、东方的重檐,苏格兰庄园和山西民居,城堡和行宫,她常常无意识地比较,她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在不觉间,祖国和故土早已经融入她的肌体,成为无法抹去的烙印。
所以,西方古典的建筑构件,拱券、罗马柱,中国古建的梁柱檩枋,就在林徽因的思想里堆叠着、缠绕着。巴洛克建筑、哥特式建筑、古罗马建筑、浪漫主义建筑、洛可可风格、文艺复兴建筑,呈现着西方的建筑风格。而皖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皇城建筑与宗教建筑,这样姹紫嫣红的建筑样式,在中国大地上,也散发出迥异的文化气息。展开来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罢,林徽因化繁为简,讲一讲中国传统建筑的共性特征吧!
林徽因申明中国传统建筑,有明晰的理性精神,这理性就是“方正组圆”的建筑形态。“天人合一”“我以天地为栋宇”,如此的融合偕同,足以打动一个踏上这方土地的人。
梁思成说:“包豪斯倡导过,艺术不是一门专门的职业,艺术家和工艺师之间,没有区别。建筑、雕塑、绘画三位一体,是环境艺术的统一,要和工艺结合。”林徽因是这段话的实践者,她在艺术相关的各方面,有着丰厚的鉴赏力。雕塑,秦汉具备阳刚之美,唐代有完美和谐之感,特别是刚柔并济,吸纳了南朝的细致华美。唐代艺术竟然具有了文艺复兴的特质,这是林徽因对于纪念碑装饰雕刻的唐风的定位,她自己画,视自己为匠人。